立法院財委會昨天召開本會期最後一次會議,審查取消軍教免稅案,結果如外界所料,未獲通過,保留到下會期續審。
取消軍教免稅是賦改會一致達成的共識,原本行政院開出支票,要在98年立法、99年1月1日生效,已確定跳票,最快要等100年實施,101年報稅時適用。
財委會昨日初審取消軍教免稅,財政部表示,受影響的現役軍人11萬人,教師22萬人,合計33萬人,估計可徵起稅收160億元,其中教育人員98億,軍人62億。但因為有「課多少,補多少」的配套措施,財政部表示,對國庫稅收沒有影響,而是取消身分的免稅,有課稅公平的意義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100年果真取消軍教免稅,在「課多少,補多少」之下,政府的支出會多於收入,短期國庫反而賠錢,估計將倒貼6億至10多億元。
因為,第一、取消教師免稅原估計可收到98億元,在全教會要求下,國小導師再減少1節授課時數,估計增加支出6.4億元,即全部支出達104.4億(98+6.4)。
第二、估計取消教師免稅可徵起稅收98億,為多年前所做的估計,因為審查延宕多年,一直沒有結果。而99年起,個人綜所稅的前3個稅率級距調降1個百分點,又98年已提高4項扣除額,估計影響逾1成的稅收,所以假如民國100年可對中小學教師課稅,估計國稅局可能只會收到88億元,但是支出的配套措施就要104億元,如此一來,國庫還是沒賺頭,不過財政部強調,長期而言,稅收還是會增加。
至於預計應收到的軍人62億稅收,將在100年用於調高志願役軍人的職務所得,財政部表示,到時候國防部會再試算稅收,保持「課多少,補多少」的收支平衝,加薪金額總數不會逾於稅收。
昨天的審查會,朝野立委對取消免稅已有很高的共識,但沒有進入實質的審查,主席國民黨立委費鴻泰做結論指出,國防部及教育部需把相關配套措施研擬完備,提交財政委員會,保留至下會期再處理。